第一句话 面试过程中,讲好第一句话,常常可以出奇制胜。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忌问毫无深度的问题,如单位是什么性质,你们要招什么人员等等,这些只要留心招聘简章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,非但不会给招聘者留下好印象,反而会让人产生厌烦心理,使面试大打折扣。 第一动作 一个细微的动作,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。试想,一名要应聘研发岗位的求职者,却在招聘人员的面前手忙脚乱地翻找个人简历,那么谁会放心将如此细致的工作交给他呢? 第一印象 面试过程中,第一印象往往最直接地表现在衣着打扮上。不少求职者认为找工作穿得西装革履才显得正式。实则不然,不同专业、不同岗位应配以不同的打扮。例如艺术类的职位,考官会考察求职者的艺术气质,这时一身休闲、随意的打扮恰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 面试是每一个现代人找工作时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。如今,有不少人想去外企求职,但又于不清楚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,而不敢成行。本文特意细数了外企面试官的八大忌讳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面试官问的面试题: 形成自己的"特点”
丁敬平顾问提出的第二要素是: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能力,形成自己的"特点”。
俗话说"一招鲜、吃遍天”。在了解到你本人喜欢的工作、有了比较清晰的职业定位之后,如何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、争取到理想的职位,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,形成"与众不同”的地方。丁敬平顾问举例说:"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,许多企业都准备走出国门、开拓世界市场。除了专业技能之外,需要员工具备外语沟通能力。如果求职者能把握好至少一门外语,会自动将你与其他不会外语或外语很差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,你的竞争范围就小得多了。”
丁敬平顾问提出,除了自己原有的专业之外,在电脑、网络维护等方面有一技之长,也能使自己区别于其他竞争者。现在的企业都需要具有综合能力、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,"一专多能”的人受企业的欢迎。因此,在专业知识之外尽可能地多掌握其他的基础性、通用性的知识,是使自己与他人"差别化”的有效手段。